“95后”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原因、特点和趋势

91百科网 25 0

加强和改进共青团组织的思想领导,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话语特点,提高领导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进入新时代,199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已成为大学生的主流。 2018年,第一批200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进入大学。 “95后”大学生在思想特征、心理行为、话语习惯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征。 共青团思想领导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学化、信息化、基础化、规范化,从支部建设、园区建设、网络宣传矩阵建设、信息平台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分层集成的思想建立领导体制。

“95后”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原因、特征及趋势

与以往大学生相比,“95后”大学生呈现出以下三个新特点:

1、“萌文化”:用“呆萌”等轻快可爱的网络元素,消解严肃话题;

2、“文化”:追求个性和个人权益,群体意识淡化;

3、“宅文化”:不少“95后”大学生逐渐与现实社会疏远。

“95后”青年的网络文化生态

作为一代“网络原住民”,“95后”年轻人通过网络认识和认识世界已经成为常态:

1、随着4G技术的不断成熟、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软硬件环境的具备,“随时随地”成为年轻人网络文化消费的特点。

2、随着网络文化产品版权制度的完善,付费网络文化消费已成为当今大多数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消费方式。

3、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文化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抓取后的推荐以及用户的主动搜索已经成为用户寻找网络文化产品的主要方式。

4、内容供给和盈利模式空前丰富。 “内容为王”和“流量至上”的理念并存、交织。 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主播和观众自主选择、自主定价、运营和销售直播平台的模式。

5、互动性成为当前青少年网络文化消费的重要属性,网络社交与网络文化消费共同发展。

6、网络文化消费市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导致产品供应者和消费者的身份随时随地发生变化。 消费者和供应商互动,共同构建网络文化消费生态和偏好。

针对“95后”大学生新特点,构建层次分明、一体化的思想领导体系

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指导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和问题。 面对问题,要综合考虑,分类分类,针对不同群体,从领导内容、领导方式、领导岗位三个层面构建连贯一致的思想领导体系。 聚焦科学内容变革,用横幅对抗虚无。 通过改变方式来实现信息化,用u来解决u时代的问题。 实现岗位根本性转变,以集体渗透个人。

探索共青团分级一体的思想领导体系建设路径

首先,要弘扬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思想领导的旗帜水平。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引导青少年识别和分析社会各种思潮,识别和抵制去政治化、贬低传统文化、淡化道德无益的错误观念,弘扬教育正能量,弘扬教育正能量。为青年学生的活力之神。

其次,要着力下沉到基层,着力支持推进,提升基层思想领导力。 建立层次分明、一体化的思想领导体系,校级团委要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和品牌设计,落实和细化思想领导品牌战略和实施步骤。 基层部门团委要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思想领导,形成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 同时,学校共青团要在学生生活园、学生社团等新兴组织中建立基层团组织。

三要整合信息平台,畅通交互系统,提高思想领导工作信息化水平。 共青团思想指导工作要积极拓展覆盖面,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想指导。

四要制定科学标准,完善制度体系,完善思想领导工作规范化建设。 在思想领导工作中,高校共青团要努力创建评价对象看得见、评价机制看得见、评价结果看得见的思想领导体系评价体系。

审查

崔海英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是确保中国青年运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团体发展道路、确保年轻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95后”大学生分层一体化思想领导体系构建路径研究》一文,紧紧围绕“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心理行为特征、网络文化生态特征等展开研究。 95”大学生,提出构建层次分明、一体化的思想领导体系。 青年思想领导路径针对不同群体,从领导内容、领导方式、领导岗位三个层面入手,构建连贯一致的思想领导体系,以解决当前青年思想内涵空洞、内容碎片化的现状。学院和大学的领导力。 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于作者

王元利,男,汉族,1988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讲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被评为“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士、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 主持的2018年度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重点研究课题《新时代“95后”大学生层次化一体化思想领导体系构建路径研究》荣获二等奖2018年“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标签: 引领 思想 共青团 一体 层次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