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痉挛症的症状体征起病在1岁以内,IS致病基因及染色体异常不断涌现

91百科网 23 0

婴儿痉挛症( infantile spasm, IS) 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其发生率为 2 /10 000 ~ 3 /10 000, 多为年龄依赖性的难治性癫痫脑病,以痉挛发作、脑电图高峰失律、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倒退为特征,病因多种多样,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差。约64%可明确存在结构性、代谢性、感染性及遗传性病因, 其中约 30%为遗传代谢病、变性病及其他遗传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e, NGS) 的发展,IS 致病基因及染色体异常不断涌现。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体征起病在1岁以内,IS致病基因及染色体异常不断涌现 痉挛 发作 治疗 婴儿 临床 第1张

01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体征

起病在1岁以内,高峰为4~7个月。

1.痉挛发作特点 典型发作呈鞠躬样或点头样,亦有人观察到本病呈多种形式发作,如屈曲-过伸混合性痉挛最常见,其他有屈曲性,过伸性,肌阵挛,失张力或强直性,一侧性,非典型失神发作等。

发作形式为连续成串出现的强直性痉挛,表现为两臂前举,头和躯干向前屈曲,少数病例向背侧呈伸展位,重复出现数次甚至数十次,有时伴喊叫或微笑,95%的病例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脑电图呈高峰节律紊乱,为持续高波幅不同步,不对称的慢波,杂以多灶性尖波和棘波,发作期脑电图可有数秒钟的平坦快波,少数可为一侧性婴儿痉挛发作,伴脑电图一侧性高峰节律紊乱,见于严重的一侧半球损伤患儿,婴儿痉挛的病因多为症状性,可有早期发育障碍,如代谢病,脑发育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等)及感染等异常,影像学检查约80%以上可见脑萎缩,畸形等异常,10%~20%为特发性,无可寻病因,预后较好,鉴别诊断主要是与良性婴儿肌阵挛性癫痫(benign myoclonus epilepsy in infancy)区分,后者有典型的全身性肌阵挛发作,但智力正常,脑电图有少量棘慢波,发作易控制,多在2岁前停止,预后良好。

2.智力改变 婴儿痉挛症初发时60%~70%的患儿智力低下,满2岁时可增加到85%~90%,无论病前有无智力落后,一旦痉挛发生,相继出现智力发育障碍。

根据婴儿痉挛发作的特点,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初发时精神运动发育障碍即可做出对本病征的诊断。

02

婴儿痉挛症的分子遗传学

与其他癫痫综合征一样,婴儿痉挛也可以按病因分类。2010年美国IS共识中将婴儿痉挛症发病病因分为症状性、隐原性两类。80%以上的婴儿痉挛症发病有病因可寻,200多种病因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常见病因包括:围产期脑损伤、先天性脑发育畸形、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基因突变。文献报道婴儿痉挛症中约有27%-33%是由于基因异常引起(如ARX基因CDKL5基因、X染色体短臂连锁IS等)、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结节性硬化症)、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线粒体病、苯丙酮尿症、吡哆醇依赖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和Menkes病等)等。随着遗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临床应用,特别是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发现IS发病与一些神经发育相关基因异常密切相关,其中包括ARX, CDKL5, FOXG1, GRIN1, GRIN2A, MAGI2, MEF2C, SLC25A22, SPTAN1, CACNA1A, KCNQ2,CHD2, FLNA, NEEDL4基因等已经报道的在OMIM数据库中收录的约82个基因,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这些基因突变可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神经元迁移、信号转导、神经元代谢和信号通路以及影响突触发育和功能而致病。

近年来,也有一些文献报道婴儿痉挛症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相关,包括15q11-q13 duplication syndrome;1p36 Deletion Syndrome、2q23.1 deletion、 17p13.3deletion等。

对于怀疑婴儿痉挛症的患者,应同时进行靶向基因二代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体征起病在1岁以内,IS致病基因及染色体异常不断涌现 痉挛 发作 治疗 婴儿 临床 第2张

图1一例婴儿痉挛症的患者伴有2q23.1处有4.1 mb的染色体微缺失和临床特征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体征起病在1岁以内,IS致病基因及染色体异常不断涌现 痉挛 发作 治疗 婴儿 临床 第3张

图2一例婴儿痉挛症的患者伴17p13.3处有115-kb deletion 的染色体微缺失和临床特征

03

治疗

IS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然而很多证据表明,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起病4周内)有利于痉挛发作的终止和远期的认知发育保护,有效的治疗应为痉挛发作完全控制及高度失律消失。目前IS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生酮饮食及手术治疗。

1.1糖皮质激素以及A CTH

目前普遍认为用ACTH或口服类固醇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对继发性患者。但本疗法的缺点是容易复发,易引起感染、高血压和电解质紊乱。当诊断确立时,应尽早使用激素,但活动性感染除外。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以及A CTH被视为临床治疗婴儿痉挛症的一线治疗药物,虽然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广,但是治疗方案并未统一。经过临床大量实践研究表明,20~40U小剂量A CT H以及120~160 U大剂量在改善认知功能、控制痉挛发作、减少复发、改善脑电图(EE G ) 高峰节律紊乱等方面并没有很大区别,但是经过长期随访发现,小剂量A CTH 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相对于大剂量给药更为突出。而且大剂量 A CT H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主要采用小剂量A C TH治疗。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研究A CTH治疗痉挛症的具体机制,可能是由于该药物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促进形成树突、髓鞘,加快脑成熟。有利于刺激合成神经生长因子,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或者是由于对促肾上肾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 H ) 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有效控制痉挛有关 。目前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案也有很多种 , 通常我国会在暂停应用A CTH后采用泼尼松进行序贯治疗,给予1~2 m g/(kg ·d) 泼尼松,每天或者隔日服药,口服14 d, 用10周后再减量维持。临床有研究报道。泼尼松价格便宜,而且可有效控制痉挛发作,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1.2抗癫痫药物

唑尼沙胺是由日本研制的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是日本治疗婴儿痉挛症的首选药物,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尤其是治疗隐源性婴儿痉挛症的效果显著。目前,我国有学者研究报道,唑尼沙胺治疗痉挛症的有效率达21%~39%。氨己烯酸是欧洲国家广泛应用的一种抗癫痫药物,在隐源性痉挛症患儿治疗中效果良好,尤其是局灶性皮质损害 、合并结节性硬化患儿的治疗效果良好。有研究报道, 痉挛症患儿采用氨己烯酸治疗可快速缓解痉挛发作,而且不良反应较小,呈现剂量依赖性。但是该种治疗药物会出现多动、嗜睡等不良反应。其次,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也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3大剂量维生素B

目前在日本主要采用大剂量维生素治疗婴儿痉挛症,对 10%~30%患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该治疗方法起效很快,在用药14d后即可见效。而且隐源性痉挛症患儿治疗效果优于症状性痉挛症患儿,尤其是对于吡哆醇依赖症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国内报道10例维生素B6反应性IS,应用维生素B6,初始和维持剂量均为10.0mg/(kg·d),100%痉挛完全控制,但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目前临床上尚未研究出维生素 B治疗痉挛症患儿的具体机制,可能和维生素的转化物即吡哆醛一5一磷酸可以辅助患儿机体代谢有关,提高机体兴奋阈值,有效控制痉挛发作。

1.4、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低糖、足量蛋白的特殊的饮食疗法,抗癫痫机制尚不清楚。有报道对一线治疗失败的IS生酮饮食的有效率为14%~65%,且发现生酮饮食除了有利于控制痉挛发作,在痉挛未完全控制情况下,还有利于减少口服抗癫痫药物,并且有利于认知的改善。研究报道,20例药物治疗失败的IS患儿给予生酮饮食,70%痉挛发作减少50%以上;在另一项研究中,22例超级难治的IS患儿实施生酮饮食治疗,2例痉挛发作完全控制。

1.5、手术治疗

①脑皮质病灶切除术

②前颞叶切除术

③大脑半球皮质切除术

④大脑联合切断术

⑤癫痫的立体定位手术治疗

⑥癫痫的小脑电刺激疗法,经过各种治疗无效患者还可接受微创分离型脑起搏器植入术,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方法较多,但是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仍需进一步探究。发病前是否存在其他的发作形式、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病程、发病年龄、早期痉挛控制情况等都有可能会影响治疗预后。病程较短、发病年龄较大、发病前神经系统检查良好、早期痉挛发作控制效果良好患儿的预后一般较为良好。

04

参考文献

[1]D’ALONZO R, RIGANTE D, MENCARONI E, et al. Westsyndrome: A review and guide for paediatricians [J] . Clin DrugInvestig, 2018, 38( 2) : 113-124.

[2]SALAR S, MOSH S L, GALANOPOULOU A S, et al. Metabolicetiologies in West syndrome [J] . Epilepsia open, 2018, 3( 2) :134-166.

[3]WILMSHURST J M, IBEKWE R C, O’CALLAGHAN F J K.Epileptic spasms-175 years on: Trying to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J]. Seizure, 2017, 44: 81-86. doi: 10.1016/j.seizure.2016.11.021

[4]屈晓旋, 谢涵, 姜玉武. KCNQ2 基因相关癫痫: 一种谱系疾病[J] . 中国医师杂志, 2017, 19( 8) : 1134-1138.

[5]Du X , An Y , Yu L , et al. A genomic copy number variant analysis implicates theMBD5andHNRNPUgenes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infantile spasms and expands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2q23.1 deletion[J]. BMC Medical Genetics, 2014, 15(1).

8年丰富临床服务经验

分子遗传学检验领导品牌

提供全技术平台解决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信息分析体系

内容丰富贴近临床的检测报告

业内最短的报告周期

专业的遗传咨询服务体系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体征起病在1岁以内,IS致病基因及染色体异常不断涌现 痉挛 发作 治疗 婴儿 临床 第4张

北京康旭医学检验所

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创基地C区10号楼

010-82444060转6009

标签: 痉挛 发作 治疗 婴儿 临床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