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教行业发展环境是怎么样的呢?

91百科网 20 0

各类早教机构、兴趣班的兴起,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放大了家长“输在起跑线”的焦虑,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所以:

幼儿教育行业有哪些类型?

中国的幼儿教育行业从什么时候开始蓬勃发展?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环境如何?

幼儿教育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

幼儿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阅读下面的行业报告,您就会得到答案。

1、幼儿教育行业概况

一、幼儿教育的定义

广义上讲,幼儿教育是指为0至6岁儿童提供的学前教育服务。 事实上,3至6岁儿童的教育一般由幼儿园承担。 因此,狭义上是指为0至3岁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早期教育的意义在于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主要是为儿童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幼儿教育行业发展历程

起步时期(1998-2002年):国内早教于1998年兴起,以“开发宝宝潜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口号为代表,强调早教功能,具有较强的商业性。 早教机构注重培养孩子的精细动作技能,内容单一、质量不高,但却引起了家长对早教的重视。

快速成长期(2002-2003年):北京、上海等地学前教育已立法,幼儿园有自办幼儿教育机构,商业性幼儿教育机构也出现。 虽然有很多,但好坏参半。 这里有大量与早教相关的音像制品、书籍、玩具。 但早教机构的师资力量和理论基础薄弱,不足以满足家长对早教质量的要求。

行业洗牌期(2003年-2010年):2003年“非典事件”导致一大批缺乏实力和基础的机构倒闭。 随后,新建幼教机构数量逐渐减少,行业陷入竞争洗牌。 行业内的幸存者开始注重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专业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可持续发展期(2010年至今):2010年以来,幼儿教育机构规模发展初见成效,幼儿教育行业进入健康发展的良好阶段。 金宝贝、美吉姆、悦宝园等多家早教机构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国内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发了一系列艺术、体育、音乐课程,在家长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3、幼儿教育产业链

上游:向B端早教机构、培训机构提供学习资料、玩具、体育用品等产品; C端通过电商、论坛等线上线下渠道,直接向孩子和家长提供早教服务和产品。

中游:为C端用户提供早教服务的机构园区,包括早教中心、日托机构、培训机构等。

下游:0-6岁儿童及家长。

4、幼儿教育产业政策

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和公众对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 2000年,国家教育部门正式提出“学前教育从0岁开始”的政策。 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规范和鼓励早教行业的发展。

2、幼儿教育行业背景

1、更加重视幼儿教育

80、9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进入育龄期。 这些父母接受了高等教育,享有知识资本,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他们比上一代中国人更加重视教育,越来越倾向于认为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很重要。 对儿童智力、性格和潜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不希望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幼儿教育的投资也随之增加。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它越来越愿意投资于教育。 2013年,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398元。 2017年突破2000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至11.39%。

3、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幼儿教育群体数量不断增加。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 2011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化人口从6.91亿增加到8.13亿,城镇化率提高7.25个百分点。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超过60%,国家发改委专家预测,城镇人口将未来将达到10亿。

4、妇女就业率高,育儿需求大幅增加。

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中国女性在抚养孩子方面肩负着更多的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就业率提高。

2017年,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5%,超过了《纲要》确定的40%的目标。 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员6545万人,比2013年增加207万人。

5、新生人口稳定支撑幼教行业发展

2016年,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我国新生儿数量快速增长。 政策实施的第二年,新生儿数量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政策实施前。

中国早教行业发展环境是怎么样的呢? 早教 门店 本土 生育 科技 第1张

全面二孩政策释放了原有的生育意愿,但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 2017年第一胎出生的婴儿数量并没有减少。

为了刺激人口增长,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生育欲望。 未来政策可能还会增加。 预计新生儿数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幼儿教育需求将增加。

3、幼儿教育行业市场现状

1、幼儿教育行业市场广阔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新一代父母的消费理念升级,国家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幼儿教育行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带动幼儿教育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幼儿教育市场,为幼儿教育市场创造良好开局,预计2020年实现3000亿元的突破。

2. 接受起始年龄的分散

随着新一代父母对科学早教的认可,0-6岁婴幼儿各个年龄段都有早教需求,他们都在早教市场消费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

其中,4岁以上儿童开始接受幼儿教育的人数最多,占33%,其次是2岁至4岁儿童,占48%。 幼儿早期教育相对较少,仅占6%。

3、托幼机构严重不足

目前,公办幼儿园基本不招收3岁以下婴儿,而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办的幼儿园招生名额十分有限。

2017年底《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显示,0-3岁婴幼儿家长中,36%有托育需求,无祖父母参与照顾的家庭,34%仍有托育需求。育儿需求,70%的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到专业的育儿机构。

4、早教行业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早教服务行业融资轮数超过18轮,总融资金额数亿。 所投资的早教服务商大多提供互联网早教产品或平台服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5、海外品牌、本土品牌和房地产开发商是主要参与者

针对中国幼儿教育市场,国际幼儿教育机构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合理本地化和完善海外课程内容,抓住客户痛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受中国家长的欢迎。

多数中资品牌引进国外早教理念并结合我国国情自主开发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发展和差异化竞争。 住宅地产开发商进军早教行业,依托地产资源开展“育儿早教”业务。 商业地产开发商纷纷投资早教行业,以充分利用市场客流。

6、加盟+直营模式并行发展

发展初期,幼儿教育行业的扩张主要以直销为主,这是消费者教育、品牌建设、教学研发的必然结果。 店铺以商场店铺为主,租金较高。

随着行业逐渐成熟,海外和本土品牌相继进入市场,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抢占市场。 扩张已从直营转向特许经营。 加盟店数量突飞猛进,而直营店数量则持续萎缩。 店铺也从购物中心店转向租金较低的街边店和社区店。

4、幼儿教育行业竞争格局

1、品牌众多,竞争格局分散

我国早教品牌数量众多,呈现出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并进、大型连锁品牌机构与小微区域品牌并存的双格局。 其中,国外品牌金宝贝、美吉姆等优势较为突出,而国内东方婴童、红黄蓝等通过加盟渠道发展较为迅速。

门店数量来看,以一线城市为例,前八名知名幼教品牌占比达35.7%。 New Baby、Gymboree、Mejim的门店数占比分别为9%、8%、6%,位居第一。 前三名。

2、国际品牌领跑

从2018年《中国幼儿教育蓝皮书》发布的中国十大幼儿教育项目排名来看,目前排名依次为金宝贝、布洛克宝贝、美吉姆、东方爱婴、悦宝源、红黄蓝、新约克国际、新宝贝、爱乐、亲吻袋鼠排名下滑,布洛克宝贝通过快速拓展全国市场,奠定了中国早教行业黑马的基础。

3、本土早教品牌布局三线城市

本土品牌优势明显。 该品牌成立早,特许经营费和股权费相对较少,管理和特许经营程序相对简单,管理相对“宽松”。 门店主要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不足60%。 。

国外幼教品牌店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未来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扩张的空间更大。

5、幼儿教育行业发展趋势

1、线上平台布局线下机构

以宝宝树为代表的线上互联网早教服务平台在资本支持的基础上,布局线下早教中心,利用现有品牌优势,将海量网民转化为线上线下的实体消费者。 进行多次购买,以增加客户粘性和每个客户的收入,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2、打造IP,形成完整产业链

“内容+平台+衍生产品和服务”是幼教IP的主要商业模式。 大多数早教IP的商业模式,完整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前端内容、自营平台、衍生品开发三大业务板块,覆盖版权付费、会员收入、产品销售、广告投放。

3.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早期教育与新兴技术紧密结合。 一方面受益于幼教市场主要消费群体80后对新兴科技产品的高度接受。 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对教育科技的大力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和向垂直领域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AI技术被运用到幼儿教育产品的迭代开发中。

参考: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标签: 早教 门店 本土 生育 科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